体能科学

数字赋能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刘雨欣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杨非凡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


现阶段,数字赋能是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阐释数字赋能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数字赋能课后体育服务的价值意蕴在于:助推课后体育服务教学模式多元化、推动课后体育服务管理智能化、促进课后体育服务评价科学化。同时,数字赋能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存在传统课后体育服务教学模式固化、体育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学校体育数字资源不均衡、数字赋能校内外合作与协同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鉴于此,提出更新课后体育服务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学校体育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健全校内外体育合作与协同机制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


数字赋能;课后体育服务;体育教育;中小学生

全文:

PDF

参考


程欢欢.“双减”政策背景下南京市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开展效果及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23.

任夏菲.教育数字化视域下济宁市初级中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24.

蒋新成,莫豪庆,汤翠翠.AI技术赋能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4(23):42-44.

刘天华.全民健身从学校体育抓起[J].教育教学论坛,2011(5):238.

李晓鹏,汪如锋,郝家春,等.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的开发现状?理论参考与构建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2):35-43.

江礼磊,黄谦,侯宇洋,等.数智技术赋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应用场域与实践路径[J].体育学研究,2023,37(4):67-78.

陈志凌,孙娟,高颖博.我国数字化体育教学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4):99-105.

徐帅帅,李彦龙.“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运行保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4(3):103-110.




DOI: https://doi.org/10.33142/jscs.v5i2.1623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