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探索——以抗原检测的胶体金法为例
摘要
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物理化学》课程在制药工程专业中扮演着奠定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角色。文中结合抗原检测的胶体金法案例,探索将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研究通过引入实际应用案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及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胶体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其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还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新质生产力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创新思路。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物理化学;制药工程;胶体;抗原检测
全文:
PDF参考
张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J].红旗文稿,2024(5):4-8.
张荣,潘育方,罗三来,等.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4(6):101.
史竞艳,王金,杨爱华,等.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6,44(18):202-203.
陈婷.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24(32):1-3.
秦鹂,李慧,李燕,等.物理化学“胶体分散系统”的项目式教学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22):15-21.
汤睿智,刘熙秋.新冠病毒临床检测中的生化技术和原理[J].化学教育,2022(20):1-7.
况钎册,梁蒙.基于跨学科融合的“胶体”项目式教学——揭秘2019-nCoV抗原检测原理[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23):28-34.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2.1539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