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
虚拟仿真技术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实验安全性,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实验原理与技能,同时避免传统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虚拟仿真技术不仅突破了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促进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得以改进,推动了储能专业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虚拟仿真;储能科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全文:
PDF参考
徐俊,贾虎,郑文豫,等.基于BIM装配式建筑构造虚拟仿真技术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究[J].智库时代,2019(14):284-285.
陈海,朱瀚昆,戴宏杰,等.后疫情时代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13):359-364.
陈海,朱瀚昆,戴宏杰,等.后疫情时代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13):359-364.
彭纪昌.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储能学科教学新形态[J].教育教学论坛,2023(17):45-48.
曹鹏辉,朱华丽.融合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教学体系[J].大学教育,2025(2):37-40.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3.1585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