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班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估
摘要
随着全球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大学预科班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涵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互动式小组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方法,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全面提升汉语水平。同时,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和项目作业等多个维度,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此外,引入了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机制,使学生能够自我反思并从同伴角度获取反馈。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取得显著的进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大学预科班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预科班;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评估
全文:
PDF参考
李晨曦.网络新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3(12):100-102.
高清杨.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方位反义共现成语研究[J].大众文艺,2023(10):145-147.
朱琬薇.对外汉语线上教学互动策略探析[J].汉字文化,2023(10):101-104.
朱亚丽,孙中芳.错位与纠偏: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习作[J].汉字文化,2022(4):65-67.
孟立军.预科教育是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基本的制度性安排[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8(3):27-28.
柳青,郑戟明.基于互动的民族预科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125-126.
唐莹,谷倩.浅论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J].高教学刊,2019(22):182-184.
戴妍,胡馨雨.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5):11-12.
任俊颖,曹兰.“中国职教走出去”视阈下中国职业技术与对外汉语双轨育人研究[J].国际公关,2024(19):33-34.
李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原则及路径[J].汉字文化,2024(23):88-89.
曾丽娟,梁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研究述评[J].凯里学院学报,2024(2):77-78.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3.1588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