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前沿

“产教研赛”协同赋能:储能研究生实践育人新路径探索

陈月皎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研究院), 张添瑞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研究院)

摘要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对储能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当前储能相关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存在课程体系滞后、领域划分割裂和产学相脱离等问题。为此,可基于课程再组织化、产学研用结合的实景实践平台的创建、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和多元综合动态考核等方式,促成由偏于学科、理论为主的人才向重于工程实境与跨学科为导向的融合人才,到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系统性和工程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行业领军人物迈进,为推进我国乃至全球储能事业创新发展奠定充足的、称职的新时代创新型优秀人才储备池。

关键词


储能技术;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全文:

PDF

参考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EB/OL].(2020-01-15)[2023-01-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10_419693.html.

WoodMackenzie.GlobalenergystoragecapacitytogrowatCAGRof31to2030[EB/OL].(2020-09-30)[2025-02-07].https://www.woodmac.com/press-releases/global-energy-storage-capacity-to-grow-at-cagr-of-3 1-to-2030/.

郭亚娟,高守锋,戴彬婷,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电池储能系统教育框架与实践[J].电池,2025,55(4):880-882.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8.1753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