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焊接过程传感与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摘要
在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与焊接智能制造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焊接过程传感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鉴于该课程概念抽象、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在知识整合能力、抽象思维和实践机会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AI)与焊接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构建了涵盖“理论-仿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系统性地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焊缝成形预测与参数优化、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焊缝跟踪数字孪生系统等智能化案例,创新性地融入智能评测系统与项目驱动式学习方法,实现了教学理念从单纯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学改革前后对比结果显示,学生理论作业平均得分提升了14.3%,实践操作优秀率提高了21%,平均出勤率提升了11.5%,迟到率下降至2.1%。本研究不仅在量化指标上取得显著进步,更在学习过程的质量与效率方面实现了根本性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范例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
人工智能;焊接工程;教学改革;智能化案例;新工科
全文:
PDF参考
杨淼森,林晓辉,于春洋,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项目化改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24(6):21-24.
吴中元.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内涵及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5,43(2):133-139.
于岩,张丽,张小舟,等.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25(17):95-98.
苏娜,李文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其教育革新[J].知识窗(教师版),2024(11):3-5.
詹存,沈春颖,唐鸿磊.生成式AI赋能《最优化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5(2):86-88.
赵静,孙晓杰.AI赋能的“物联网控制技术”课程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5,22(16):124-128.
苟星禄,吴頔,董金枋,等.基于机器学习的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工艺及质量预测研究[J].电焊机,2023,53(9):84-90.
王志江,薛坤喜,吴定勇,等.基于视觉传感的机器人焊缝纠偏控制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19,55(17):48-55.
孙增光,王士军,周永鑫,等.基于图像处理的焊缝实时跟踪技术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5):144-148.
师路欢,杨冲,马军磊.“KG+AI”双引擎驱动的智慧课程改革探索——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25,50(17):93-99.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8.1753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