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前沿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赋能新工科人才培养——缺陷纳米催化项目的科研与实践育人路径

陆胜达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杨伟铭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罗秋妍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李忠明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王铭柳 (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黄在银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


本研究基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背景,以“清泥流光-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球引领者”项目为载体,系统探讨了缺陷纳米催化剂MnS-x的构筑及其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该科研实践对本科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效。项目通过超声时间调控成功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缺陷浓度的MnS-x材料,系统研究了其热力学行为与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度缺陷可显著提升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优条件下RhB降解率达78%。该大创项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项目为依托”的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充分彰显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在培养新工科复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教育;跨学科合作;科研能力培养;科教融合

全文:

PDF

参考


张诗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与质量提升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2.

王异,黄旭东,陆胜达,等.芬顿催化剂及其生产装置的构筑—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案例[J].广州化工,2024,52(22):172-175.

刘志,沈国江,郑建炜,等.基于项目团队的产学研共建创新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5(8):165-169.

夏鲲,袁庆庆,杨珂.专创强融合、师生双梯队的高质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25,11(10):78-81.

胡云堂,王英惠,林伟明.地方高校机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人才资源开发,2022(24):60-61.

胡绪.高校参与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意义、职责与路径[J].教育评论,2024(10):11-18.

张爽,晏磊,王伟东,等.以大创项目和比赛为驱动,促进研究性创新人才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33-34.

刘伟兰,倪亚茹,陈丽颖.基于大创项目的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管理,2025(2):27-30.

张燕,周来,杨得利,等.“大创项目”实施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管理对策[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17):1-4.

Li W, Cui Z, Duan H, et al. Effect of nanoparticle size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hermodynamics in theory and experiment[J]. Applied Physics A,2016,122(2):99-100.

张智芳,陈建刚,刘昭铁.标准态下碳酸二甲酯合成体系热力学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1):80-85.

Liu H, Yang B, Liao G, et al. Facilitating carrier kinetics in ultrathin porous carbon nitride through shear-repair strategy for peroxymonosulfate-assisted water purifica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16(1):5909.

Xu N, Qi X, Shen Z, et al. Point defects in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J]. Nature Reviews Physics,2025(1):1-11.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8.1754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