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前沿

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进展

王少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保卫处), 杨绪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摘要


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场所,但其安全管理因风险复杂性提升、传统管理模式局限面临严峻挑战。本论文系统梳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进展:阐述安全管理对人员生命健康、科研有序推进、单位形象及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事故频发(化学、生物、物理类事故突出,人为操作不当为主要致因)、制度执行不力、信息化程度低等现状问题;剖析安全责任界定模糊、风险评估难、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差等管理难点;探讨物联网实时监测、智能监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路径;明确智能化与自动化、标准化与国际化、全员安全文化的未来趋势。研究为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防控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支撑教学科研安全及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


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全文:

PDF

参考


王建芳,余红宴,黄雷,等.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实验室安全领域研究图谱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4,22(4):148-155.

李祁.三名高材生之死——北京交通大学“12·26”较大爆炸事故值得反思[J].广东安全生产,2019(3):58-59.

阳富强,邱东阳.基于相似安全系统学的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分析及防控[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27(2):92-103.

刘莹莹,龚吉蕊,高晓飞,等.“双一流”背景下科研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5,23(2):149-155.

丁淑荃,张云龙.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25,26(4):123-128.

贾宝余,王建芳,王君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6):544-552.

鲁登福,朱启军,龚跃法.化学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1.

陈永杰.生物实验中意外事故成因与预防对策——由“东北农业大学师生感染布鲁氏菌”事件引发的思考[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3):68-70.

Liu C F.,Wang R.Comparison and inspira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 Management,2025,42(5):243.

周威,梅涛,何苗,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以湖北大学为例[J].教育进展,2023,13(8):5357-5363.

周威,何苗,李俐.基于“多维度措施+多响应机制”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的构建与示范实践[J].现代管理,2024,14(6):1185-1193.

耿兰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1):115-117.

韩景芸,宋崴,王江雪,等.交叉学科实验室开放与安全的管理体系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303-307.

张威,张海峰,李昱颖,等.交叉学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类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4):212-216.

艾德生.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与任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42(1):1-10.

郑劲松.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J].现代管理,2022,12(5):591-596.

柳长峰,王睿.人工智能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挑战及应对策略[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42(4):239-244.

李曾,王皓,李牧天,等.大数据视域下实验室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42(1):251-256.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8.1755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