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入侵机理和治理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
湿地蕴藏着全球约40%的已知物种,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入侵,已成为危害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严峻因子。因此,开展互花米草的入侵机理及治理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今后互花米草防治和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文章基于文献和资料,对互花米草的生理特性、入侵性机理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互花米草主要治理技术,提出综合防治效果较好,但需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控方案。对九省市区互花米草治理实践的总结得出互花米草在国内主要分布在淤泥质岸滩,各地区多采用物理法、生物替代和综合防治。最后为应对治理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提出未来建立协同防治与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全民参与,加快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研究与利用等建议。
关键词
互花米草;入侵机理;治理方法
全文:
PDF参考
沈永明,杨劲松,曾华,等.我国对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海洋环境科学,2008,26(4):391-396.
谢宝华,韩广轩.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8,29(10):3464-3476.
王腾,何彦龙,赵丽侠,等.我国海岸带湿地互花米草治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2,18(6):81-85.
李淑娟,郑鑫,隋玉正.国内外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41(10):4240-4249.
冯建祥,黄茜,陈卉,等.互花米草入侵对盐沼和红树林滨海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8,37(3):943-951.
陈潘,张燕,朱晓静,等.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的生态影响[J].生态学报,2019,39(7):2282-2290.
李加林,杨晓平,童亿勤,等.互花米草入侵对潮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其管理[J].海洋通报,2005,33(5):33-38.
HUANG H M, ZHANG L Q. A study of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at Jiuduansha shoals, Shanghai, China[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6, 29(2): 164-172[Z].
王卿,安树青,马志军,等.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生物学、生态学及管理[J].植物分类学报,2006,12(5):559-588.
陈欣淙.大尺度纬度梯度下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开花物候格局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DOI: https://doi.org/10.33142/nsr.v2i2.1697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