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研究

满洲里旅游季高影响天气特征分析与致灾危险性评估

赵碧莹 (满洲里市气象局), 王浩东 (满洲里市气象局)

摘要


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开展满洲里旅游高影响天气特征分析及致灾危险性评估,能够促进旅游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高。基于满洲里境内1957—2023年气象观测数据和景区监测资料,采取频率统计法、马尔科夫链概率等方法开展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各景区大雨暴雨、大风、高温致灾危险等级分别评估为,国门景区重、轻、重;套娃景区重、轻、重;大觉禅寺中、轻、中;猛犸旅游区中、轻、中;呼伦湖景区轻、中、轻。应用分析与评估结果,制定适宜景区的旅游气象灾害风险防御指引、发布旅游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为旅游活动防范和减轻气象灾害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旅游高影响天气;特征分析;致灾危险性;评估

全文:

PDF

参考


李尚锦,周学云,吴亚平,等.四川雅安碧峰峡避暑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4,40(3):124-130.

张驰,白莹莹,刘晓冉,等.重庆旅游气象扰动模型初步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44(3):83-90.

朱妮娜,曾刚,史正燕,等.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模型改进及时空演化[J].旅游科学,2023,37(4):144-160.

李蔚,杨洋.自然灾害与旅游目的地恢复营销[J].旅游学刊,2022,37(7):8-10.

李自强,席建超,张瑞英.滇藏公路沿线旅游安全风险评价[J].山地学报,2022,40(5):753-763.

章国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阮迪陈,袁淑杰,黄萍,等.四川省龙门山暴雨灾害旅游风险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43(2):134-142.

罗菊英,闫永财,虞列辉.区域旅游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14.

黄嘉佑,李庆祥.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

黄麟元,王致杰.马尔科夫理论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综述[J].创新与实践,2015,22(9):12-13.

杨鹏武,周德丽,吉文娟,等.云南区域性暴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4,40(3):83-90.

高展,许剑勇,王胜,等.黄山风景区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暴雨灾害,2015,34(3):281-285.

胡鹏宇,徐爽,耿世波,等.一次冷涡背景下沈阳地区雷暴大风过程的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3,39(5):9-18.

王静,刘焕彬,曹洁,等.1984—2013年山东省主要气象灾情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5(5):53-56.




DOI: https://doi.org/10.33142/nsr.v2i3.1772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