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前沿

地图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

倪辰琛 (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


地图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为提升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全球贸易格局分析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GIS技术、互动式地图分析及案例研究,该方法能够直观呈现各国经济、贸易流向及市场分布,促进学生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深层理解。实证研究表明,结合地图教学法后,学生在地理信息解读、贸易路线规划及区域经济分析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果得到显著增强。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地图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育中的应用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为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贸易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地图教学法;GIS技术;贸易流向分析;国际贸易教育;数据可视化

全文:

PDF

参考


兰婷,梁艳.换位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运用——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20(9):45-46.

肖雁飞.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地图教学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7):70-71.

曾倩,刘津汝,杨蕾.混合式学习与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2):84-88.

蒋江林.“主体参与+隐性分层”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231-232.

曾倩,刘津汝,杨蕾.混合式学习与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2):84-88.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3.1586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