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科学

国家青年队女子拳击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研究

杨小丽 (安徽省无为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青年队女子拳击运动员的体能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国青女子拳击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的构建探讨,以建立反映国青女子拳击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结论:(1)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速度灵敏(权重0.17)、快速力量(权重0.16)、力量耐力(权重0.14)、耐力素质(权重0.13)、核心力量(权重0.12)、基础速度(权重0.11)、基础力量(权重0.1)及柔韧素质(权重0.07)等8个一级指标;(2)速度灵敏包括:十字变向、6m往返跑、单腿六边形跳跃(左)、单腿六边形跳跃(右);快速力量包括:高翻、跪姿单手胸前推实心球(右)、跪姿单手胸前推实心球(左)(相关)、蹲跳、反向跳(相关)、跳深;力量耐力包括:30s颈后引体(男)或20s低杠拉(女)、20s(击掌)俯卧撑;耐力素质包括:200m跑、Beep-test;核心力量包括:八级俯桥、30s仰卧转体两头起、站立侧抛实心球;基础速度包括:原地起动30m跑(0~6m段)、原地起动30m跑(6m~20m段)、原地起动30m跑(20m~30m段);基础力量包括:卧推、半蹲;柔韧素质包括:转肩、并腿坐位体前屈;(3)在体能评价指标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均值标准和单项评分标准,并对运动员体能单项和综合体能进行评分和排名。(4)利用雷达图找出每名运动员的优劣势方面,以便于及时调整训练计划,进行有个体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体能评价;均值标准;单项评分;综合排名

全文:

PDF

参考


张辉.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吴国栋.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诊断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大学,2020.

韩春远.我国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6):117-121.

罗智.比较优势理论下我国各等级项目群体的区域分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池泰棱,顾承锷等.对上海男子水球专项体能研究与训练的科技服务[J].体育科研,2006,27(5):53-58.

罗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1):130-137.

王卫星,黄宝宏,吴星亮,等.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指标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433-436.

陈及治主编.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216-217.

杨晓明主编.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292-293.




DOI: https://doi.org/10.33142/jscs.v5i3.1693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