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前沿

AI赋能激光焊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马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邢夏青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海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天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粱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与激光焊接技术升级的双重背景下,激光焊接人才培养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本文聚焦传统课程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脱节、AI技术融合碎片化、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构建了“基础理论-智能仿真-工程实践-创新应用”四位一体的融合教学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了AI驱动的焊接质量预测、激光焊接数字孪生等高阶教学案例,并采用“项目驱动+智能评测”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验证,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了31%,参与相关领域科研项目的比例提高了27%,这证明该教学改革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激光焊接人才。此研究成果为工科硕士课程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践范式,对于推动人工智能与专业课堂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激光焊接;人工智能;教学改革;跨学科科研能力;高端人才培养

全文:

PDF

参考


华小红,石佑敏,马服辉.人工智能技术在激光制造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5,23(8):53-55.

黄佳建,马金军,李红菊,等.船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25(21):23-28.

王盈熹.基于激光焊接技术的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5,66(9):239-241.

李顺顺.在一道道焊缝中探路智能制造[N].新华日报,2024-05-15(04).

王建峰,占小红,李斌斌,等.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激光焊接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金属加工(热加工),2025(4):87-92.

张宇梁,钟占荣,曹洁,等.“人工智能赋能激光”——智能化激光制造装备及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3,50(11):71-83.

顾波.激光加工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J].金属加工(热加工),2025(3):1-6.

张宇宁,官俊楠,朱丽娜,等.基于点云的机器人激光焊接轨迹自动提取方法[J].机床与液压,2023,51(11):7-12.

陈钰杰,洪澜.开放式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激光图案控制电路的焊接安装和调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9-151.

胡向忠,王成林,姜永章,等.人工智能激光焊接在船舶海工领域的研究与展望[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25(2):35-39.

夏攀.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焊缝跟踪技术研究[D].湖北:湖北文理学院,2023.

周建新,庞旭明,刘淑延.以创新型焊接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探索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24):17-19.




DOI: https://doi.org/10.33142/fme.v6i9.1784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 COPYRIGHTYEAR} {$ copyrightHol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